华北日报
您的位置:主页 > 社会 > 文章正文

河北衡水故城褚庄村:村支书权力失监管伤了农民心

       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建国镇褚庄村的村民近日向媒体反映,村支书多年涉嫌存在一系列乱作为现象:欺压百姓、欺凌反映问题的村民、强行终止村民租地合同、霸占公共设施、且未进行任何公告和会议程序,在党员培养中偏袒本家,甚至因个人恩怨拒绝修缮上访户门口的道路。
      
        
         村民道路得不到修建、村民群内受欺凌
 
       褚庄村的村民还面临着土地承包合同被强行终止的困境。据了解,多位村民的租地合同被村委强行终止,没有任何合理解释和补偿。“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承包方对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村民表示,村委强行终止合同的行为严重侵犯了他们的合法权益,使他们失去了重要的生活来源。
       在褚庄村,所有的签约程序都被村支书一人掌控,强制收回已经签订的农户土地、被自己占有,没有任何公告和会议。这种现象反映了村级权力监督的缺失。《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明确指出:“禁止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中擅权妄为、谋取私利。不准有下列行为:违法违规发包集体土地、调整收回农户承包土地,强迫、阻碍承包经营当事人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转让或者土地经营权流转。”“或者擅自截留、扣缴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转让或者土地经营权流转收益。”规定还禁止“在村级组织选举中拉票贿选、破坏选举”,但褚庄村村民反映村支书在党员培养中偏袒本家,这明显违反了相关规定。
       2007年,县民政局为我村村民许某生颁发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领取证》,每年领取保障金。直至2010年袁某荣担任村支书,其上任后以许某生不符合低保领取条件为由向许某生侄子许某志索要好处,许某志给袁某荣送了200元,因袁某荣未在家,该200元便由袁某荣父亲袁某焕代收。
       2020年秋季至2025年秋季的土地承包合同,收取承包费28.7万元,2022年夏季袁某荣单方宣布164亩河滩地土地承包合同全部作废,并退还了承包村民四年或者四年半的承包费,164亩土地由其个人种植。
       自2010年至2022年夏季,袁某荣就164亩村集体河滩地收取了承包村民50余万元的承包费,其从未公开公示50余万元承包费的去向,袁某荣涉嫌侵占村集体财产。
更令人心寒的是,村支书因个人恩怨,在修建农村道路时,故意不修缮上访户门前的道路。这种将公共资源用于个人报复的行为,不仅反映了权力的滥用,更凸显了村级治理中人治大于法治的困境。
      《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明确禁止:“在乡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对待村民态度恶劣,故意刁难村民,阻碍、干扰村民依法反映问题、表达诉求。”“或者对涉及村民生产、生活等切身利益问题按照政策或者有关规定能解决而不及时解决。”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个别村民的权益,更破坏了整个村子的社会信任和凝聚力。
       褚庄村的问题并非个例,反映了村级干部监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解决此类问题。褚庄村村支书的一系列行为,不仅涉嫌违反多项法规,更与乡村振兴战略背道而驰。其在党员培养中偏袒本家的行为,无疑背离了这一要求。乡村振兴,不仅需要产业的发展,更需要规范的治理和阳光下的权力运行。 来源:广州资讯网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特别提醒:《华北日报》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